青岛科技大学纳米电催化课题组

 网站导航

 

 

 硕博招生 
-----------------
 博士后招聘 
-----------------
 本科生实习 
-----------------
 毕业生去向 

 

姜鲁华 教授
中科院百人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德国洪堡学者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研究团队围绕洁净高效新型电能源技术,聚焦电能源相关的纳米材料和电催化应用基础研究。团队已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0篇,SCI他引>8000次,H指数49。纳米材料与电催化团队负责人姜鲁华教授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 能源领域/材料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申请发明专利百余件,授权专利60余件。参与编写英文著作4部,译著1部。主持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山东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等多个奖项。团队教师兼任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 Materials Scinece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 等多个期刊的编委/编辑。团队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各类奖助学金以及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支持,培养的本科生多人获得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支持。

    欢迎有志于新能源和环境纳米电催化研究的青年人才和优秀学子加入团队!


课题组招收博士后

课题组招聘博士后多名,具体内容如下:

一、合作导师

姜鲁华,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德国洪堡学者。先后主持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0余名。发表SCI论文180余篇,他引7000余次,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能源领域高被引中国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授权专利50余件,参编英文著作4部,译著1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电化学》和Nano Materials Science等刊物编委/编辑,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位)、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青岛市“工人先锋”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民盟山东省委“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等奖励和称号。拟承担材料工程领域研究生的指导和课堂教学任务。

二、应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具有化学、材料相关学科研究背景者优先;

3、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5、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并在该领域取得一定学术成果;

6、满足附件: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招收计划中的相关要求。

三、待遇

1、在站期间计算工龄,享受我校在职人员的相应福利待遇,年薪25万元以上,包括:

1)每年固定工资、保险等18万元以上;

2)根据青岛市相关政策,每人每年8.4万元生活资助,以实际在站月数计算,最多申领24个月;

3)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根据学校业绩津贴分配办法参与分配。

2、进站后承担具有创新性或创业前景应用研究项目的,根据青岛市相关政策,经过专家评审后,可一次性申领5万元、1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

3、出站后留青工作或留青创业的,根据青岛市相关政策,可申领25万元聚青资助或35万元。

4、按照青岛市相关政策,在站期间、留青后可按照青岛市相关政策申请青岛市相关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

5、进站时可通过“2+3”青年教师贯通式培养模式申请教职或出站后达到条件申请教职。

6、学校支持、鼓励在站博士后申请并主持各类博士后科研项目,包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等。

7、根据从事的具体研究方向,课题组发放年终奖励6-10万。

四、工作职责

1、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善于交流、总结,及时整理数据并撰写学术论文,高效完成科研任务。

2、积极申请并承担博士后基金及国内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五、应聘者请提供材料

1、个人简历(包含学习简历、工作简历、发表论文、参与项目等内容);

2、代表性论著或论文以及其他可以证明本人研究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

六、联系方式

姜鲁华教授

Emailluhuajiang@qust.edu.cn

   地址:青岛市郑州路53号青岛科技大学CCE131316